质量强国必须重视基础创新
发表时间: 2012/3/12│ 浏览次数:5944
制造业质量损失年超1700亿元,技术瓶颈大多集中在基础元器件等方面,李斌代表认为——质量强国必须重视基础创新。

  “我们能上天入地,但是老百姓日常用的东西却不耐用。这说明在高精尖领域创新实力不弱,但对基础元器件、零部件工业领域的技术创新重视不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首席技师李斌今天告诉记者。

  质量强国战略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据了解,我国制造业质量直接损失每年超过1700亿元,浪费了大量资源,消耗了大量能源,更严重污染了环境。2011年国家监督抽查表明,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5%。其中,小型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7%。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说:“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产品服务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表明我国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李斌深有感触:“同样是索尼音响,中国制造的价格要比马来西亚制造的便宜500多元。中国造的用了一年就会出现噪音。稳定性差,导致中国产品一直被视为低档货。”

  作为液压系统的重要元件,高压轴向柱塞泵/马达国产化关键技术之所以能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原因是突破了主轴球窝加工等11项关键技术难点。李斌说:“我们花了两年多时间,从材质、淬火到机加工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才取得主轴球窝加工的突破。我认为质量强国必须重视基础创新。”

  上世纪60年代,日本掀起了“质量救国”的热潮,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员质量培训,实施了全公司质量管理,首创了QC团队质量改进方法、5S现场管理、质量功能展开(QFD)和丰田生产方式(JIT)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方法。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国内已建立了70万个QC小组,有500万名员工参与,有效提高和保证了产品质量。

  日本经验表明,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质量的基础。李斌表示:“员工的积极参与是根本。中国在每个工业细分领域都存在技术瓶颈,大多集中在基础元器件、零部件方面。质量强国一方面需要企业构建有效的创新机制,另一方面需要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强化质量意识。”

  李斌介绍说,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创新平台。2008年,上海电气投资2000万元设立了“李斌液压技术开发中心”,让他领衔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目前,这个中心已经升格为市级技术中心。“中心成立时,老总告诉我,你大胆去搞,失败了算我的。后来,公司又追加了投资,我们的设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这一做法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协常委许振超羡慕不已:“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也会有风险,但只有允许失败才可能最后取得成功。这一点很多企业做不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