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二五”电网投资逐步启动,2012年电网建设将继续围绕“新旧”两个主要方面,即一方面是电网建设和包括特高压在内的智能电网的推进,另一方面是以农村为主的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其中,智能电网可以高效、优化配置我国的电力资源,是解决“电荒”的重要手段,且已处于试点规划和标准制定的末期,因此将在2012年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同时,为期三年的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也将在2012年进入关键时期。
其中,电网投资将逐渐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特高压投资与110千伏以下的农村电网和城市配网投资“两头大”。主网经过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投入将趋缓。此外,电网企业在“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解决新能源并网等方面也将结出新成果。
1“电力天路”成藏区发展新引擎
2011年12月9日,连接青海和西藏的一条能源大动脉——青藏电网联网工程建成试运行。据西北电网公司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随着青藏联网工程建成和投运,目前西北电网以日最大输送功率10万千瓦向西藏送电。2011年冬藏中电网预计最大负荷可达54万千瓦,西藏集中用电区将不会缺电。
“青藏联网工程是青藏两省区群众的‘光明线’、‘幸福线’,更多西藏群众将用上电、用好电,为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插上翅膀。”西藏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克俭说。
可以预见的是,从2012年开始,青藏联网工程不仅将改写西藏“电荒”的历史,还将成为“藏电外送”的重要通道。西藏水电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青藏联网工程可将夏季丰水期的富余水电输送至青海电网,使西藏地区的水电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亦将支撑青海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快速发展。据估算,西藏电网通过这条线路可以完全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不会再出现为保民生而对工业拉闸限电的尴尬局面。
近几年,西藏抓住矿产业、藏药业、民族手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农牧业和绿色食(饮)品业六个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原特色品牌。随着青藏联网工程的正式投运,西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将揭开全区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2特高压项目将加快推进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1000千伏晋东南—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正式投运。至此,该线路成为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高的输变电工程,输电能力超过500万千瓦,创造了世界单回交流输电容量的最高记录。
根据国家电网此前的统一部署,2011年完成淮南(皖南)—上海、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蒙西—长沙、靖边—连云港等五项特高压交流工程,以及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等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核准工作。但实际进展低于预期。据了解,截至2011年12月15日,交流特高压仅有锡盟—南京、淮南—上海被核准。
随着国家对煤炭产量进行控制、煤炭对运输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及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我国核电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国东中部地区缺煤、缺电现象将长期存在。因此,支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电网在配置能源资源中的作用无疑是缓解“电荒”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消息透露,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取得国家发改委路条;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线路可以在2012年一季度开始招标;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这些均表明2012年的特高压项目建设将提速。
3农网改造升级进入攻坚阶段
日前,国家电网召开的农网工程阶段总结暨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透露,国家下达的农网改造升级2010年计划即将完成,2011年计划已经启动。同时,近期国家将安排2012年计划。
据了解,国家电网计划投资488.4亿元用于2010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截至2011年12月20日,已完成投资478.7亿元。江西、吉林、宁夏等12家省电力公司完成了2010年投资计划。农村“低电压”治理提速,1446.7万户低电压问题得到综合治理;农网供电可靠性、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分别提高0.029个和0.211个百分点。
按照此前国家发改委的部署,这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为期三年,到2012年结束。届时,没有改造过的农村电网基本改造到位,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省为单位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因此,2012年的农网改造升级任务将异常繁重。
目前,国家电网要求各单位认真谋划2012年工作。一些进展较快的地方已开始布局2012年的农网改造升级。如2012年山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研报告顺利通过审查,计划投资17.5亿元;江西2012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工作已全部完成,拟投20亿元;2012年新疆将重点攻坚示范工程……综合各方消息,2012年的农网改造升级将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4夏峰冬峰压力更甚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阶段,经济结构调整还需要一个过程。预计明后两年,我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8.5%左右。有数据预计,2012年的用电形势将更加紧张,夏季用电高峰期的缺口可能达5000万千瓦。
国家电网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统调最大负荷预计达6.35亿千瓦,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同比下降25%。预计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供需形势更加严峻,最大电力缺口4900万千瓦左右;其中华北、华东、华中电网最大电力缺口分别达到1000、2500和1400万千瓦。省级电网中,京津唐、河北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重庆等11个电网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其中江苏、浙江电网电力缺口分别达1340万、930万千瓦,占最大负荷的17%左右。
南方电网在日前召开的2012年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形势暨西电东送座谈会上也透露,综合考虑明年汛前来水偏枯和装机不足等因素,预计明年全网将出现全年持续性缺电,最大电力缺口800万千瓦—1400万千瓦,其中3月—5月最困难,平均电力缺口在1300万千瓦左右。其中,广东的电力缺口为全网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电网企业保电压力将十分艰巨。对此,电网企业将围绕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按期竣工。同时,科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强化输变电设备安全评估和运行维护,认真落实防汛、防台风、防雷等防灾措施,并积极组织开展自查和专项督查,提前消除事故隐患。
5电网企业“走出去”加快
据报道,目前英国全国电网正与国家电网洽商,出售旗下4个天然气网,每个气网预计10亿—20亿英镑出售。消息同时称,国家电网入股英国全国电网约10% 权益,作价22亿英镑,预计交易最快将于2012年1月完成。届时,国家电网或成为英国全国电网一大股东,涉及发行新股,预计作价为216.6亿人民币。据了解,英国全国电网公司拥有英国多个地区天然气网及全国高压气网。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对国家电网而言,进行海外投资的效益未必比国内差,这也是国家电网‘走出去’的重要步伐。就涉及的金额来看,与我国每年数千亿的电网投资相比,并不是很大的金额。”
2007年,国家电网与菲律宾蒙特罗电网资源公司、卡拉卡高电公司共同成立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其中国家电网占40%股权,为单一最大股东;2009年,国家电网正式接管运营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010年,国家电网以9.89亿美元收购并接管运营巴西7家输电特许权公司……随着特高压技术的创新突破及对菲律宾电网和巴西输电公司的成功收购,国家电网在国际上声名鹊起,走向国际化的条件日益成熟。可以预计的是,与此前相比,2012年国家电网“走出去”将更加重视后续效应,包括技术、产品输出以及运营能力的输出。
此外,南方电网也将发挥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中方执行单位的作用,利用南方电网独特地缘、区位优势,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拓展南方电网发展空间。
6智能变电站建设进一步展开
2011年12月24日,安徽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滨江变电站在铜陵建成投运;12月24日,浙江省首座国家电网220千伏试点智能化变电站——杭州云会变电所顺利通电投入运行;12月23日,河北南网首座新建220千伏智能变电站顺利投运;12月20日上午,四川省第一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在绵阳投入使用……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地区建设了智能变电站,初步显示出节约资源、绿色环保、设备智能、技术先进等特点,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从北川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到220千伏西泾智能变电站,从500千伏兰溪变电站到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750千伏延安变电站,再到国内首座以“镜像”方式布局的500千伏智能变电站——500千伏常熟南变电站投运,我国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据了解,这些变电站采用部分相同智能技术的同时,还根据电压等级和工程类型不同,增加了一些对应的智能化功能,这将为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智能变电站可以在技术和功能上更好地满足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优化电网网架架构,大幅提高输配电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目前国家电网已将智能变电站作为推广工作之一。
因此随着相关标准制定工作的完成,以及相关技术、设备的成熟、完善,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大量智能变电站项目已陆续开始招标,数量和设备范围将逐步扩大。可以预见的是,2012年智能变电站建设将进一步展开。
7环渤海电动汽车充换电网提速
近期建成投运苏沪杭城际互联首期工程,标志着实现电动乘用车用户在苏沪杭地区跨省际自由行驶。原本受续航里程限制的电动汽车已可自由穿行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真正实现了跨省跨城际互通,该工程属于长三角充换电服务网络的一部分。
据了解,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分布特征,国家电网将在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区域建设跨城际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环渤海地区覆盖了我国的两大直辖市北京和天津。因此,业界人士透露,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国家电网在环渤海地区建设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比较谨慎。
随着苏沪杭城际互联首期工程投运,以及此前的建成投运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支持电动汽车在杭州及金华间跨城际行驶),国家电网积累了经验,创新标准体系和运营模式,突破关键设备研制和技术,对建设环渤海充换电服务网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环渤海相关地区已开始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如“十二五”期间,辽宁省电力公司将全面打造成覆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城市,以及省内主要高速公路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天津地区城际互联网络建设将以京津城际互联为起点,形成覆盖环渤海经济区域内天津—北京、天津—唐山、天津—保定和天津—济南的城际互联网络。
除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外,其他省市也在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网络的步伐,济南等一些城市都明确表示,将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服务半径不大于5公里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因此,可以预见的是,2012年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将进一步铺开。
8农网智能化由“点”向“面”铺开
2011年,国家电网首批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通过验收。在此基础上,国家电网再建山东高密和蓬莱、安徽肥西、河南荥阳和孟津、辽宁沈北新区等6个试点,大力拓宽农网智能化覆盖面。目前,这些农网智能化项目正稳步实施,有的已初显成效。如沈北新区农网已具有变电站采用GIS组合电器、应用ACCC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实现远程集中抄表、开展带电作业、应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等农网智能化优势。预计这些项目将于2012年年底建成。
农网智能化是农网改造与智能电网相结合的典型范例。一方面,它将智能电网具备的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先进技术和规范的管理理念融入农网改造,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农网改造与智能电网相结合,可以将智能电网的先进技术引入农村电网改造,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等原则,满足农村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此前,作为首批试点的浙江鄞州、天津静海、陕西蒲城,分别代表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实施农网配电自动化、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农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等综合项目。
据了解,国家电网将通过这些试点项目拓宽智能配电台区、农网配电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的覆盖面,结合国家电网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强重点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研究,突出抓好县域电力通信网建设,逐步建立农网智能化系列标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农网智能化项目由“点”向“面”推进,不仅将提高农村电网的运行水平、保障农民生活的用电需求,也将与当地产业相结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9西北电力“粮仓”作用显现
2011年12月22—23日,国家电网在北京组织召开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初步设计评审会,全面细致地评审了该工程换流站和线路的设计技术方案。这是世界首个±800千伏、输送容量800万千瓦级的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河南输电370亿千瓦时,相当于运送煤炭1800万吨。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郑宝森指出,建设哈密—郑州直流输电工程,将新疆哈密地区煤电、风电资源送往河南负荷中心地区,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对于维护新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西北是目前我国能源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煤炭远景储量约占全国一半,风能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可开发量的1/3,电力开发的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西北电网作为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电网的送端,将把西北地区的大型煤电、水电、风电基地与我国中东部电力负荷中心“对接”。
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西北电网完成跨区交易电量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完成跨省交易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增38%,双双创出历史新高,西北电力“粮仓”作用已经初显。
2012年,西北将在保障区域内五省(区)电力供应和青藏直流交易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西北区域外华中、华北(山东)、华东的购电需求,深化新能源接纳交易,实施甘肃风电、火电与青海水电的互济交易,推进海西光伏入藏电能交易。预计2012年,西北五省跨区跨省交易电量将达588亿千瓦时,其中,送华中、华北和西藏电量420亿千瓦时,跨省交易电量达160亿千瓦时。
10进一步破解新能源并网难
2011年12月25日,由国家电网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成投产,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平台,工程一期建成风电10万千瓦、光伏发电4万千瓦、储能2万千瓦,配套建设风光储联合控制中心及一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国家电网称,该项目通过风光互补、储能调节、智能调度,实现了新能源发电的稳定、可控,可有效破解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我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其并网问题也逐渐凸显,如2011年出现的酒泉、瓜州、河北张家口等地风机脱网事故。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表示,将把这个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发展成为我国试验各种新能源并网技术的基地,借以推动光伏、储能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将新能源并网技术研究上升到国家层面。12月21日,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课题在甘肃启动。据悉,该课题将以酒泉千万千瓦风电、百万千瓦光电基地为控制目标,重点研究大规模风光电集群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建设酒泉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全面提高大规模风光电集群响应大电网调度的能力,缓解大规模集中开发可再生能源与电网协调的矛盾。
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带动下,在相关部门、企业的努力下,2012年新能源并网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相应的行业标准体系或将形成。